学校首页 回到旧版 English

【师德教育专题】应急与安全管理研究所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作者: 时间:2021-07-01 点击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教师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全体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我国传统就重视师德,新时代更是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加强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也为我所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2021年6月30日,应急所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了师德建设方案研讨专题会议,佟瑞鹏副院长列席会议并提出了指导意见。会上,张江石书记以“学‘七一勋章’获得者楷模,结合师德师风谈体会”为题,向大家讲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尤其是张桂梅老师的感人事迹。傅贵所长组织大家交流了师德建设相关的体会、意见和建议。经研讨,形成关于应急与安全管理研究所的师德建设方案:

一、深入开展新时代师德内涵学习活动

结合学校党委的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党的建设,健全教师学习制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对教师殷切期望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内在要求,检视不足和差距,明确努力方向;结合近年来高校师德师风失范的典型案例开展自省行动,提醒大家要以案为鉴,坚守师德底线,践行为人师表;努力创新师德教育载体和方式,特别要注重用周边红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加强师德教育。

二、以学术交流会为切入点,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应急所目前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学术交流活动,下一步拟结合师德建设主题,在每次交流过程中穿插师德建设内容,教师就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方案展开讨论,谈体会、做法和经验教训。组织大家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法》《教育法》等政策法规,督导各位教师保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做到以人为本、依法从教,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三、关爱学生、加强沟通,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各位教师要和自己接触到的各类学生,如本科学生、心灵组成员、大创团队、毕设小组、研究生等加强联系,通过各种形式与之沟通与交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避免因关注不够忽略了学生各种过激行为的征兆。强化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职业修养。在实践教学和各种形式的师生互动中感受职业乐趣、激发育人情怀、增强育人本领。除了关爱学生外,还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健康的标准、职业倦怠和快乐执教等方面对教师们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引导各位教师在健康、快乐的状态下从事教育工作,以更加阳光的心态教书育人。  

四、加强教师自身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教师职业既要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让学生理解,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无才但绝不能无德。做人要有道德,做教师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准。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要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师表,首先自身要有良好高尚的人格品性,成为学生的楷模。其次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人格,智力,品行诸多方面,不能为了自己的成绩而只看中学习,否则教出来的学生都会是缺少社会责任心,冷漠的甚至危险的人。最后,要提高自身的科研、教学能力,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良好的师德,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教师素质得以提高的前提。在教育改革的新年代,作为教师,要乘势而上,不断进取,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