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个与时俱进的命题,师德教育必须与当今时代的进步思想、主流的价值观相融合,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相结合,与教师的职业使命和职业角色相联系,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和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确保师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2021年6月23日我院城市公共安全研究所开展了一次师德建设特色活动,集体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的感人事迹。张桂梅老师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边远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她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大家在观看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录像后,都深受感动。老师们结合自身的实际,就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支部书记杨小彬教授首先发言: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如何保证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个人觉得应从教师自省、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和师德奖惩等方面来开展。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做到时常审视自己教学、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举止,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格要求自己。
2、建立师德监督机制,利用社会、学校、同事、学生、家长监督教师的日常师德师风情况,形成完备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
3、建立师德评价机制,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进行匿名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分析。
4、建立师德奖惩机制,教师的晋职、奖励等应与师德评价挂钩,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奖惩。
李祥春教授说:经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才,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因为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其次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最后是要做到学无止境,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学海无涯,处于“知识爆炸”时代,教师要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
孟筠青老师谈到:张桂梅老师坚持每周开展1次理论学习、重温1次入党誓词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学生1300多名,为学校留住了学生,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吃穿用非常简朴,对自己近乎“抠门”,却把工资、奖金捐出来,用在教学和学生身上,是时代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敬仰。通过此次学习对师德师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一线教学科研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对学生因材施教,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积极参加课程思政等教育创新实践,为培养我国一流能源科技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桂小红老师认为:无论中国、外国,古代、今天,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都非常高。可以说,师德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灵魂,是教师所有修养中最重要的修养,无法想象一个品德修养低劣的教师会培养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亲眼目睹了很多老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行为,亲耳聆听了老师们甘于平凡、兢兢业业、静心育人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教师为了学校和孩子的明天无私奉献虽普通却又博大的情怀。就在我们的学校里,就在我们的同事中,我就被许多老师平凡中不平凡的举动无数次深深的感动。所以,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对学校、对社会、对工作、对学生、对家长高度负责的精神。师德,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学无止境、踏实工作的态度。师德,更是一种敬业乐业、严谨教学、爱生奉献、言传身教的行动,需要我们无悔的付出。
刘伟老师说:作为教师,我们是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道德情操直接影响学生学风和学校校风。因此,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师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精神内核,不断提升育人自觉。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把构建“师生融乐”新型师生关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作为高校教师严格落实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第一标准的要求,遵守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做到知准则、明底线、筑防线,同时更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积极的正能量,创造出更加和谐进取的育人环境,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
李聪老师在发言时说:通过学院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本职工作就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底线。要认真遵守社会公德,严格执行品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要努力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和备课,注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
所长秦跃平教授最后做总结发言。他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责是教书铸魂,是明道、立德、治学、爱生。每个教师都要时刻注意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为祖国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我们要学习张桂梅老师,学习她全身心都扑在事业上,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忘我工作,不记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学习大家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增强了自身修养的自觉性,希望全所老师今后都能严格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