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 微专业实施方案
一、培养方案
1.微专业介绍
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建设平安中国离不开安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安全工程微专业面向全校及“学院路共同体”院校中有兴趣从事安全类工作或科研,对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等方面感兴趣的本科生招生。本微专业遵循“学科交叉、技术融合、实践导向”理念,强化理论创新与实践能力协同培养。师资团队由相关领域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担纲领衔,联合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组建形成“理论+实践”双驱动的复合型教学团队。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果,通过事故案例分析、项目实训等方式,为培养“懂技术、精管理、能创新”的安全专业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撑,也为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奠定专业基础。
2.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安全科学和技术、安全管理和评价以及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核心知识理论,能够识别和发现企业复杂工程中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能够对企业的复杂工程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监测、安全预测、安全评价以及安全设施设计,可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可在煤矿及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石油化工等行业从事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从事安全监察、事故调查、安全培训及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安全标准化等工作技术和管理人才,并能达到注册安全工程师或相关行业同等执业水平。
3.课程设置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安全法律法规 |
2 |
32 |
28 |
4 |
1 |
2 |
安全管理学 |
2 |
32 |
28 |
4 |
1 |
3 |
机械与电气安全 |
2 |
32 |
28 |
4 |
2 |
4 |
工业防火防爆 |
2 |
32 |
28 |
4 |
2 |
5 |
矿山安全工程 |
2 |
32 |
28 |
4 |
3 |
总计 |
10 |
160 |
140 |
20 |
|
二、组织方案
1. 招生人数
30人
2.招收对象
面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以及“学院路共同体”院校中有兴趣从事安全类工作或科研,对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等方面感兴趣的工科类三年级本科生。
3. 遴选办法
(1)基础课程要求
已完成数学类、物理类等课程的学习,并考试合格。
(2)选拔方式
通过面试方式进行选拔,择优录取。面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两部分,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具备完成本微专业培养目标的能力。
三、其他
微专业经费管理、教学管理、证书管理等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中矿大京教字〔2025〕41号)执行。